《中译外研究》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三美”理论视域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五个

 
来源:中译外研究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身残志坚的女性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海伦·凯勒以及她这部震撼无数人心灵的巨作——“海伦·凯勒被评为20 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她当之无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伟大的经历和平凡的故事的完美结合”。在海伦·凯勒假想的可拥有的三个光明日里,她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满满的——第一天她想要亲眼看看那些对其施予友善与关爱的亲朋好友,这些人让她备感温暖,让她觉得没白来世间走一遭;在海伦能看见光明的第二天,她想起个大早,在黎明之际,去看黑夜怎样变为白昼,仰望壮丽的曙光,并怀着无比敬畏之心去探究自然和人类的历史;第三天,海伦想要去纽约,她要跻身于为生计奔波的芸芸众生当中,亲身体验一下大城市中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

在英文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书中,并无太多晦涩难懂之词,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将这部书中的文章定性为“儿童文学散文”。作者行文流畅,书中语颇隽永,原文完全兼具意、音、形三者之美,然而译者要想把原文翻译得唯美且地道实属难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说是海伦震撼心灵的伟大自白,在字里行间均彰显出其垂范千古的自强精神。本文以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提的“三美”理论为研究视角,将着墨重点放在海伦幻想的“三个光明日”中译文研究上,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中英散文译者广泛且深入的思考。

笔者搜集了李汉昭、丁文华、裘白莲、林海岑以及鹏鑫所译的五种译本。五位译者均以中文为母语,他们在国内是著名学者兼译界名人,主要从事翻译以及翻译教学工作,比较他们的译本对英汉散文翻译以及翻译教学实践将大有裨益。

一、许渊冲与“三美”理论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与综合频道联合推出了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节目组请来了“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他就是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许渊冲先生把《楚辞》《唐诗》《宋词》《西厢记》以及《牡丹亭》等中文名著翻译成英法两种语言,同时又把《追忆似水年华》《红与黑》《莎士比亚》等英法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正是得益于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中国读者才认识了包法利夫人(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女主人公)、于连(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男主人公)以及李尔王(莎士比亚著同名戏剧男主人公);正是因为许老高超的文学造诣,西方世界的读者才结识了李白、杜甫,遇见了崔莺莺(元代王实甫著古典戏剧《西厢记》女主角)、杜丽娘(明朝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女主角)。这位译界泰斗于2014 年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文学翻译奖”,这也是迄今为止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

许渊冲先生在诗歌、小说、戏剧以及散文等翻译领域均有所建树。其所提的“三美”理论更是由来已久。鲁迅先生在《自文字至文章》中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 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 三也。”[1]9这段文字摘录自《“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是许渊冲先生写的一篇学术论文,该文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二日发表在《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上,其是许渊冲先生早期提出的“三美”理论观点。而后,许渊冲先生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又在《外语学刊》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再谈“意美、音美、形美”》,在文中许渊冲先生指出“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2]69。后来,许渊冲先生于一九八七年七月二日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三谈“意美、音美、形美”》,在文中其就“三美”理论再一次阐发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意似’只能使读者‘知之’,‘意美’却能使读者‘好之’,‘三美’才能使读者‘乐之。’”[3]76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刊登的历年期刊以及博硕论文,笔者发现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理论不仅适用于诗歌翻译,其同样适用于戏剧、小说以及散文等其他文学翻译领域。

在诗、词、歌赋以及戏剧等翻译领域,论文撰写者经常将“三美”理论作为其写作的参考维度,特别以诗歌翻译最为常见,不容否认,许渊冲先生起初提出“三美”理论这一翻译观是针对诗歌翻译而言的。笔者查阅了历年文献,以“三美”理论为视角来进行散文翻译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散文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大分支,理应有其研究的价值。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笔下清新的生活气息深深打动着每一位读者,犹如一股清冽的山泉,沁人心脾,“三美”理论同样适用于研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中译本翻译问题,通过这一研究,必将对国内外散文译者及其读者有所启发。

二、“三美”理论视域下,解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五个中译本

国内翻译界著名评论家毛荣贵教授曾在《翻译美学》一书开篇写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语言求美,表达趋美,人类语言之共性也。比如,汉语形容女孩的脸为‘鹅蛋脸’(oval face),而不说‘鸭蛋脸’,为求‘联想之美’也;比如,汉语曾有‘学会数理化……’之说,而不说‘学会化理数……’,为求‘音韵之美’也;比如,英语称人行横道线为zebra crossing(斑马线),为求‘形象之美’也;比如,英语戏称从事第二职业者为moonlight(to work at another job, often at night, in addition to one’s full-time job),为求‘幽默之美’也。”[4]2毛荣贵教授在书中提到的“联想之美”“音韵之美”以及“形象之美”可以说与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以“意美”“音美”及“形美”为核心的“三美”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笔者仔细地品读了李汉昭、丁文华、裘白莲、林海岑以及鹏鑫五位译者翻译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文版,发现译文各有千秋,值得认真对比与解读。

(一)对比五种译本的“意美”

“翻译的‘信’,不在译‘字’在译‘意’。其内涵,不仅是‘意思’,还包括意图、意象、意境、意念等等。”[5]60许渊冲先生曾在《翻译的艺术》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意美有时是历史的原因或者是联想的原故造成的。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没有相同的历史原因,就引不起相同的联想,也就不容易传达出原语言的意美。”[6]53而在研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原文与译文时,笔者发现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及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在做翻译时,要达到意美,对译者来说确实是一大挑战。

例如,在Three Days toSee中,曾有这样一句话:

“There are those, of course, who would adopt the Epicurean motto of ‘Eat, drink, and be merry,’but most people would be chastened by the certainty of impending death.”[7]192

李汉昭、丁文华、裘白莲、林海岑以及鹏鑫这五位译者在处理这句话时译法各异:

李译:“当然,也有那些愿意把‘吃吧,喝吧,及时行乐吧’作为座右铭的人,然而大多数人却为死神的来临所折磨。”[8]315

丁译:“当然,也有人乐意采纳伊壁鸠鲁的信条:吃、喝和享乐(译者注:伊壁鸠鲁是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生活的主题是享乐,他的信条是:‘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亡’),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被必将死亡的现实所折磨着。”[9]3

裘译:“当然,有些人奉行的是享乐主义——‘吃饱喝足,醉生梦死’,但多数人仍因必定到来的死亡而饱受磨炼。”[10]2

林译:“当然也有人自得其乐于伊壁鸠鲁派‘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生活,但死亡的迫近往往能让大多数人惶惶恐恐不可终日。[注: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创立的哲学流派,宣扬无神论,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11]3-4

鹏译:“当然,一些人会信奉‘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信条,但大多数人都会因死之将至而备受折磨。”[7]193

在Three Days to See 中,海伦使用了一个充满着西方文化色彩的词“Epicurean”,《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第670 页写道:“Epicurean 的意思为devoted to pleasure and enjoying yourself 享乐的;吃喝玩乐的。”[12]670在词典中,编撰者并未对“Epicurean”进行音译解释,笔者又查阅了《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词典中将“Epicurean”一词解释为“relating to the enjoyment of things such as good food and drink 吃喝享乐的;贪口福的”[13]677。《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与《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均为中国权威的英语学习必备工具书。从词典中给出的释义不难看出,尽管“Epicurean”原本为人名,但词典编撰者在对其进行解释时,却只选取了它的引申意义。

在上述五种译文中,丁文华和林海岑两位译者均对“Epicurean”一词的汉译进行了文后加注解释,而其他三位译者只是将该词放入文中,并且联系上下文,将原人名进行了形容词化意译处理。显然,从译文连贯性这一角度分析,后三位译者这种译文处理方式,会使行文更为流畅,目标语读者在阅读译著时更易“消化吸收”、更易理解原文意旨,这也更能彰显文章的意美。

“汉语是一种意境性的语言,模糊见长,朦胧见美。”[14]158在中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说法正是体现了汉语的这种模糊美。“汉语之模糊,在朦胧里演绎清晰,在疏放中孕育意境。汉语之模糊,建构汉语之意美。”[4]216

再看书中下面一段话:

“Yet, those who have eyes apparently see panorama of color and action which fills the world is taken for granted.”[7]194

五位译者在翻译这段话时,亦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李译:“可是,那些有眼睛的人显然看得很少。对于世界上充盈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万花筒般的景象,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8]317

丁译:“然而,那些能看见的人显然看得很少,把充满世界的色彩和行为视为理所当然。”[9]7

裘译:“可惜,那些能看见的人看到的却太少——这个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世界在他们眼里理所当然。”[10]4-5

林译:“然而视力正常的人们却什么也看不见,世界的五光十色、光怪陆离对他们来说只是理所应当的存在。”[11]5

鹏译:“可是视力正常的人看到的东西显然很少。世界的色彩和变化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7]195

仔细推敲五种译本,笔者发现,李译本显然有别于其他四种译本。李汉昭将原文“those who have eyes”这一部分翻译为“那些有眼睛的人”,其在进行英汉文本翻译处理时,将“eyes”一词直译为“眼睛”,而后几位译者均采用了意译处理法,译者们均将后置定语转换为形容词翻译,并且英译汉时将其前置处理,后四位译者将“those who have eyes”处理为“那些能看见的人”以及“视力正常的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第710页写道:“eye”一词第一个义项为“either of the two organs onthe facethatyouseewith 眼睛”[12]710。毋庸置疑,“眼睛”确实是“eye”一词的常见中文释义。但仔细翻阅词典,笔者亦发现“eye”一词的另外一个义项为“the ability to see 视力,眼力”。[12]710纵观原文以及通过生活常识判断,在“Yet, those who have eyes apparently see little…”一句中“those who have eyes”这一部分不应译为“那些有眼睛的人”,因为盲人跟正常人一样都有眼睛,只不过前者失去了视力。综上所述,“eyes”一词译为“视力”更为妥帖,也更能彰显原文的美感。

许渊冲先生曾在《雨果戏剧的真、善、美》一文中写道:“对于文学作品说来,‘美’的倾向甚至比‘真’的倾向还更重要。因为文学作品是写人的,一定要写得动人,写得能打动人心。”[15]26而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曾说过,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二)对比五种译本的“音美”

古往今来,文学与音乐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所有文学样式中,诗歌的乐感无疑是最强的。“散文虽不及诗歌那样,有着高度人工化的音律特征。然而散文语言同样具有意美、形美和音美。”[16]89

音节整齐匀称、声调平仄相间、韵脚和谐自然,这是中文散文语言的音美特点;而英语音韵之美其半壁江山要归功于押韵,其中押头韵(Alliteration)、押腹韵(Assonance)以及押尾韵(Rhyme)是常见的韵文创作技巧。在中译英文散文时,为尽可能避免出现“翻译腔”,译者应最大限度地彰显原文音韵之美。

在Three Days to See 中,笔者发现作者曾在文中多处采用了“押头韵”这一常见于诗歌与散文之中的创作技巧。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何为“头韵”?毛荣贵教授曾在《翻译美学》一书中提到:“头韵是一种辅音相同现象,即两个以上的词的词首辅音相同。并列的一些词的任何一个音节中的辅音相同也是头韵的一种,这种在词中间的辅音相同叫内头韵或暗头韵。头韵是英语所特有的,不仅见于诗歌(头韵诗)中,而且见于散文中,也常见于成语中。它给语言增添了一种音韵美,使文字富有音乐感,便于朗读、记忆。有时它还有强化语势或使语句听起来诙谐、俏皮等作用。头韵的韵式为CVC,其中粗体C 表示两个单词的首辅音发音相同,而其余部分发音不同。此式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两个单词的首辅音相同,而其余部分发音不同,便被认为是押头韵,如great与grow,send 与sit 等。”[4]114

在英文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曾讶异于友人在林中散步一小时,却没有发现任何值得注意的事物,而她本人作为一个盲人,仅凭触觉就感知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然后她举了几个例子。

例如:

“I pass my hands lovingly about the smooth skin of a silver birch, or the rough, shaggy bark of a pine.”[7]194

仔细品读原文,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在描写自己的触觉感知时,用了三个非常形象的词“smooth”“silver”以及“shaggy”,而这三个单词均以/s/音打头,这就是典型的“押头韵”。原文简短生动,整段话读起来琅琅上口,然而,五位译者在处理这段话时,均脱离了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对原文进行了整合处理,五译文如下:

李译:“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桦树光滑的外皮,或者一株松树粗糙不平的树皮”[8]317

丁译:“我用手喜爱地抚摸过一株银色白桦那光滑的树皮,或一棵松树的那粗糙的树皮。”[9]7

裘译:“我喜欢抚摸白桦树光滑的树皮,还有松树那粗糙的树皮。”[10]4

林译:“我也曾细抚白桦柔滑的皮肤和松树粗糙不平的表皮。”[11]5

鹏译:“我触摸过白桦平滑的肌肤,还有松树那粗糙不平的树皮。”[7]195

细细品来,笔者发现,从翻译手法上看,上述五译文可谓大同小异。五位译者并没有拘泥于原文押韵手法的运用,而是脱离原语外壳,易表存真,译出了原文本意,译文读起来虽不及原文兼具音律之美,但五位译者已然把控住了原作者在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基本涵义。

在Three Days to See 中,作者不仅在文中多处使用了押头韵这一写作技巧,文中还采用了在英文中很常见的另外两种押韵方式,那就是“押腹韵”和“押尾韵”。“腹韵(Assonance)(亦称“元韵”或“准押韵”)指谐音或发音相似,尤指词中元音的相似,韵式为CVC,其中粗体V 表示两个单词的元音发音相同,而其首尾辅音发音不同。此式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两个单词的元音部分发音相同,而其余部分发音不同,便被认为是押腹韵。如great 与fail,由于腹韵摈弃了对辅音的限制,因而比尾韵更为灵活”[4]119。“而‘尾韵(Rhyme)’的使用,使语言更具有诗性。韵式为CVC(或CV),其中第一个C 代表单词词头的辅音,V 代表单词的元音,最后的C 代表词尾辅音。此式中的粗体VC 表示两个单词的元音和尾辅音完全相同。此式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两个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的首辅音不同,而其余部分发音相同(是发音而不是拼写),这两个单词便押尾韵。”[4]120

在英文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曾在多处同时使用到了这两种押韵技巧。

例如:

“It is human,perhaps,to appreciate little that which we have and to long for that which we have not, but it is a great pity that in the world of light the gift of sight is used only as a mere convenience rather than as a means of adding fullness to life.”[7]194

在这一段话中,元音//与/a/反复出现,夹杂在其他元音中间,构成腹韵,而名词light 以及sight又押尾韵/a t/,整段话读起来抑扬顿挫,增强了其听觉效果,彰显出一种和谐的音韵之美。然而,众所周知,英语是“形合”语言,而汉语是“意合”语言,因而当译者将其翻译为中文时,很难从中文中找到与英语原文一一对应的押韵词汇,为了保留译文的可读性,这时译者就不得不“舍形取意”。且看下面五种译文:

李译:“也许人类就是这样,极少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8]317

丁译:“或许,这就是人性,对我们拥有的不怎么欣赏,而对我们没有的却渴望得到。然而,在光明的世界里,视力的天赋仅仅作为一种方便之用,而没有作为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9]7

裘译:“也许,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已有的不懂珍惜,没有的又渴望得到。但是,在一个光明的世界里,眼睛若仅为方便之用,而不是作为用来充实生命的一种媒介,那实在太可惜了。”[10]5

林译:“也许人类的悲哀便在于此,拥有的东西不去珍惜,对于得不到的却永远渴望。在触得到光明的世界里,上天赋予的视力并非为已经很完美的生活锦上添花的手段,而只是一个便利,这真是太遗憾了。”[11]5

鹏译:“也许人们很少珍惜自己拥有的,却向往着自己没有的。但是很可惜,在光的世界里,宝贵的视觉只被当做一种便利的手段,却无法让生活变得更加完美。”[7]195

尽管原文极具音韵之美,然而译者在进行翻译处理时,并未追随原文写作技巧,而是根据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原文进行“重组”以及“再创造”。尽管译文在音律规整上不及原文,但基本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均算得上合格且地道的翻译。

(三)对比五种译本的“形美”

许渊冲先生在《再谈“意美、音美、形美”》一文开篇写道:“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2]68

英语的“形美”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对称美”便是其中之一。在Three Days to See 中,就不乏对称美句。

例如:

“Darkness would make him more appreciative of sight; silence would teach him the joys of sound.”[7]194

原文前后八个单词交相呼应,宛如“八言诗”,极富对称之美。而译文又如何呢?

且看下文:

李译:“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觉;哑默会教导他更喜慕声音。”[8]316

丁译:“黑暗会使他更珍惜视力,寂静会教他享受声音。”[9]5

裘译:“无尽的黑暗能使他珍惜光明,静默的冷寂能教会他享受声音。”[10]3

林译:“黑暗将使他更加珍惜光明,而一片死寂才更能让他体会到声音的可贵。”[11]4

鹏译:“黑暗会让他更珍惜视觉,寂静会让他明白声音带来的愉悦。”[7](195)

研读译文,读者不难发现,五位译者用词虽不及原文简练,但基本做到了“翻译形式之美”。

英语有其对称之美,而中文的“四字结构”也是体现其“语言美”的一个方面。Three Days to See的五位译者,在遣词造句上也是极尽铺陈之能事,在文章开头就用了不少四字词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译文的“形美”。

以下面一段话为例:

“All of us have read thrilling stories in which the hero had only a limited and specified time to it was as long as a year; sometimes as short as twenty-four hours. But always we were interested in discovering just how the doomed man chose to spend his last days or his last hours.”[7](192)

下面为五位译者不同译本:

李译:“我们大家都读过这样一些扣人心弦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只有一点有限的时间可以活了,有时长达一年,有时短到只有24 小时。然而,我们总能很感动地发现,这些注定要灭亡的人是如何想办法度过他最后的几天或最后的几小时。”[8](315)

丁译:“我们大家都读到过一些令人激动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英雄人物往往只能再活有限的一段时光,有的长达一年,有的短到24 小时。但是,这些快要走到尽头的人是如何度过最后的日子的呢?这一问题总能引起我们的兴趣。”[9](3)

裘译:“我们都读过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只剩下确知的有限生命,或有一年之长,或短短24 小时。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很有兴趣去了解这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会怎样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10]2

林译:“我们所有人都曾读过些动人心弦的故事,讲述主人翁们余时不多的有限生命,或仅余一年,或是仅余一日。其中最能引我们入胜的, 往往是如此一个疑问:这些已被录入死神裁决书的人们,是如何度过他们最后的时日的?”[11]3

鹏译:“我们都曾读过惊险的故事,里面主人公的生命只剩下特定的某段时间,有时长达一年,有时只有24 小时。我们总是乐于了解这位注定死亡的人是如何度过那剩下的时日的。”[7]193

首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第2107 页写道:“thrilling”一词的基本义项为“exciting and enjoyable 惊险的;紧张的;扣人心弦的;令人兴奋不已的[12]2107。从译文中不难看出,五位译者在处理这一单词时可谓大同小异,李汉昭将该词译为“扣人心弦的”,丁文华将该词译为“令人激动的”,裘白莲将该词译为“激动人心的”,林海岑将该词译为“动人心弦的”,而鹏鑫则将“thrilling”一词译为“惊险的”。经过对比,读者不难发现,前四位译者在翻译“thrilling”一词时均使用了四字结构这一汉语特有的美学表达方法。众所周知,英语属印欧语系,属拼音文字,而汉语属汉藏语系,四字结构是汉语特有的美学表达技巧。将五译文对比过后,读者会发现,前四位译者将“thrilling”一词译为四字结构确实比最后一位译者的“惊险”二字更具画面感,也彰显出了“读故事的人”的主观感受。除此之外,五译文中还出现了“一年之长”“余时不多”“仅余一年”以及“仅余一日”等诸多四字词语,译者们使用这些四字词语使得译文在语言形式上颇具韵味,并能给阅读者以美的享受。

此外,“排比”这一为加强语势的修辞手法是中文散文创作者经常用到的写作技巧。而在英文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海伦曾多次使用到了“平行结构”(parallelism)这一类似中文“排比”的写作技巧。

笔者从原文找到了一段作者巧用平行结构的经典段落:

“I know my friends from the feel of their I cannot really picture their personalities by touch. I know their personalities,of course,through other means,through the thoughts they express to me, through whatever of their actions are revealed to me. But I am denied that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m which I am sure would come through sight of them, through watching their reactions to various expressed thoughts and circumstances, through noting the immediate and fleeting reactions of their eyes and countenance.”[7]196

在英语原文中,作者连用了六个“through”串联起了整段话,诸多平行结构的使用,使得篇章语言准确生动、精炼清晰、铿锵有力,定会让英文读者产生一种易记易诵之感。那么,译者在进行英译汉时,能否保留住原文这一精妙语势呢?

下面为五位译者不同译本:

李译:“我是从感觉朋友的脸来认识他们的。但是,我不能靠触摸来真正描绘他们的个性。当然,通过其他方法,通过他们向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向我显示出的任何动作,我对他们的个性也有所了解。但是我却不能对他们有较深的理解,而那种理解,我相信,通过看见他们,通过观看他们对种种被表达的思想和境况的反应,通过注意他们的眼神和脸色的反应,是可以获得的。”[8]319-320

丁译:“我通过碰触他们的面部来了解我的朋友,但我不能真正地仅凭触摸描绘出他们的品格,我当然是通过其他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品格,通过他们对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对我表露的任何行为,但我不曾对他们有更深刻的了解。我相信更深刻的了解是通过亲眼见到他们,观察他们对各种思想和情况的反应,注意他们的眼睛和相貌的直接的瞬间反应才能达到的。”[9]11

裘译:“我通过触摸朋友的脸来认识他们,但我无法通过触摸来了解他们的性格。当然,我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感受,比如他们对我表达的思想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我觉得只有通过去看一个人的眼睛,观察他对各种思想和状况的反应,注意他的眼睛和表情瞬间即逝的变化,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一个人。但这些我都无法做到。”[10]6-7

林译:“我能通过感受朋友们的脸去认识他们。然而,我却无法通过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观点言论了解他们的性格。不过我确信,借由视力观察他们对不同事物、不同观点作出的不同反应,抓住他们眉眼间稍纵即逝的表情,我就能获得对他们深层次的理解。”[11]7

鹏译:“我通过感受他们的脸来了解这些朋友。但是我无法通过触觉真正了解他们的个性。当然,我通过其他方式了解了他们的个性,比如通过他们对我表达的思想和展示给我的举动。但是我无法更深刻地了解他们,我相信看着他们,观察他们对各种思想和环境的反应,注意他们的眼睛和脸色的瞬间反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7]197

研读译文,笔者发现除了林译本外,其他四位译者均使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通过”一词,基本保留了原英文语篇的“平行句式”。总体而言,五位译者在传达出原文话语意旨的同时,基本展现出了原文的“形美”。

三、结语

在散文创作中,意、音、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共同体现出了散文的艺术魅力。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理论,在散文翻译方面颇具借鉴意义。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译入语的优势,努力达到意美、音美、形美三者齐备,以便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美感。

英文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五位中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体现出了追求译文可读性的原则,虽然译文并非完美,但在译界均可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五译本在对原文文字理解、目标语表达以及文化因素处理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各自也选择了不同的翻译技巧,体现出五位译者对原文的不同认识,充分彰显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1] 许渊冲.“毛主席诗词”译文研究[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79(1):9-17.

[2] 许渊冲. 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1983(4):68-75.

[3] 许渊冲. 三谈“意美、音美、形美”[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2):70-77.

[4] 毛荣贵. 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 吴伟雄,吴庆雯. 现场交流佳句英译,意美音美感染力强——从温总理记者招待会引用诗词古语的翻译谈起[J].上海翻译,2011(2):59-63.

[6]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7] 鹏鑫.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9.

[8] 李汉昭.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9] 丁文华. 假如我拥有三天光明[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

[10] 裘白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1] 林海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2] 霍恩比.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3]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 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14] 王丽萍. 王维《相思》英译文中的“三美”[J]. 宜春学院学报,2010(7):157-159.

[15] 许渊冲. 雨果戏剧的真、善、美[J]. 外国文学研究,1985(1):26-32.

[16] 童兆升,卢志宏. 散文语言的音乐美与翻译[J]. 山东外语教学,2009(1):89-93.


文章来源:中译外研究 网址: http://zywyj.400zhicheng.com/lunwen/itemid-52836.shtml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新闻与传媒论文_面向FAIR原则的《科学数据管理办法》优化研究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职称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中译外研究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